【研报精选】2016版中国地方政府评级手册之地级市篇 by国泰君安团队

2016-08-22 13:26:12 森浦头条

文:覃汉/徐寒飞     来源于:寒飞论债

 

【报告摘要】

地方政府评级比较。全国284个市级地方政府中,东南沿海地区的地方政府评级普遍较高,西部和北部地方政府评级相对较低,中部政府处于全国中间水平。全国七个地理区划中,华东综合实力最强,华南、华中排在其后,华北、西南综合实力较差,西北、东北综合实力最差。其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为南京、深圳、武汉;综合实力最差的城市为鹤岗、双鸭山、鸡西。

七大区经济实力比较。选取2015年GDP绝对数作为标准衡量地方政府经济实力,排名依次为华东、华南、华北、华中、东北、西南和西北。其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为广州、深圳、苏州;经济实力最差的城市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嘉峪关、七台河。

七大地区财政收入比较。选取2015年一般预算收入作为标准衡量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排名依次为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南、东北和西北。其中,财政收入最高的城市分别为深圳、苏州、广州;财政收入最低的城市分别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伊春、嘉峪关。

七大地区收入稳定性比较。收入稳定性是选取2012-2015年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例的平均值,华东地区收入稳定性最高,其后依次为华东、华北、西北、西南、东北、华南和华中地区。其中,收入稳定性最高的城市分别为嘉兴、湖州、台州;收入稳定性最低的城市分别为四平、白山、阿拉善盟。

七大地区收入平衡性比较。收入平衡性是选取2012-2015年一般预算收入占支出比例的平均值,收入平衡性最高的地区依次为华东、华南、华北、华中、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其中,收入平衡性最高的城市分别为苏州、杭州、无锡;收入平衡性最低的城市分别为海东、雅安、克孜勒苏柯尔克孜。

各地区动态指标比较。动态质量的衡量标准主要以2012-2015年GDP、财政收入增速为代表。近4年平均GDP增长最快的地区依次为西南、华中、华东、西北、华南、华北和东北地区。其中,平均GDP增长最快的城市分别为安顺、铜仁、黔西南州;平均GDP增长最慢的城市分别为七台河、大庆、嘉峪关。近4年一般预算收入增长最快的地区依次为华中、西南、华南、西北、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其中,预算收入增长最快的城市分别为襄阳、滁州、巴中;预算收入增长最慢的城市分别为铁岭、本溪、鞍山。

各地区波动性指标比较。波动性指标是指过去几年一般预算收入、GDP 增长率的标准差以及收入平衡、收入稳定的标准差,该指标越小,显示地方政府经济、财政状况越稳定。

数据公开。本报告共统计了284个市级地方政府5680个经济、财政数据,包括5个计划单列市、31个准副省级市、235个正厅级市和3个副厅级市。共有60个数据缺失无法使用,包括57个市级政府的税收数据,2个市级政府的一般预算收入数据,缺失数据采用同比增速不变假设估计,所有相关数据在报告最后一部分全部公开。

 

【报告正文】

地方政府综合评级比较

全国纳入统计的284 个地级市(包括5个计划单列市、31个准副省级市、235个正厅级市和3个副厅级市)地方政府中,东南沿海地区的地方政府评级普遍较高,而西部和北部地区地方政府评级相对较低,中部省份政府处于全国中间水平。接下来将分不同指标从全国和七大地区两个角度来介绍评级详细情况。本报告选择了行政级别、经济实力、财政实力、动态内部质量、静态内部质量和波动性等指标作为评级要素,共统计了284个市级地方政府5680个经济、财政数据,共有60个数据缺失无法使用,包括57个市级政府的税收数据,2个市级政府的一般预算收入数据和1个市级政府的一般预算支出数据,缺失数据采用同比增速不变假设估计,所有相关数据在报告最后一部分全部公开。

为了更清晰的看到地方政府之间的评级情况差异,我们选取了所有地市级政府中综合评分排名前30与后30来进行比较。按评分越小,综合实力越强排列,284个地市级政府中综合实力最强的是南京、深圳、武汉、成都和西安,均为副省级地方政府。前30名中只有6个正厅级市政府,分别为南通、盐城、泉州、烟台、潍坊、东莞。30个城市中有18个来自华东地区,3个来自华南地区,3个来自华中地区,2个来自东北地区。所有市级政府中综合实力最差的是鹤岗、双鸭山、鸡西、临汾和朝阳,其中鹤岗、双鸭山和鸡西均属于黑龙江省。后30名中有17个地方政府都来自东北地区,4个来自西北地区,3个来自华北地区,3个来自华南地区。

七大地理区划评级比较

由于市级政府数量太多不能一一论及,我们将284个市级政府分为七大地理区划再进行详述。根据评分,华东、华南综合实力最强,华中、华北排在其后,西南综合实力较差,西北、东北综合实力最差。接下来我们用经济实力、财政实力、动态内部质量、静态内部质量和波动性等指标来介绍七大分区的详细情况。

 

七大地理区划经济实力比较

全国纳入统计的284个城市中,被划入各大地理区划的数量为,华东73个、华南29个、华北21个、华中47个、东北37个、西南39个和西北38个。由于被划入各大地理区划的城市数量不同,本报告中我们以七大区各自的GDP总和除以被统计的城市数量得到平均值再进行排名。

2015年平均GDP最高的区划依次为华东、华南、华北、华中、东北、西南和西北。华东地区最高,为3242亿元,华南地区与华东地区相差不大,为3076亿元,西北地区最低,为999亿元。评分排名中最末位的东北地区GDP在七个地区中排名第五,为1691亿元,284个地级市平均GDP为2199亿元。2015年GDP最高的是广州市,广州市以第三产业为核心,长期以来进出口加工贸易是它的支柱产业,当前广州迅速转型,从发展科技创新,搭建跨境电商平台和加快投融资制度改革等方向获得新的增长动力。同时,2015年GDP最低的城市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仅有102亿元。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地处戈壁,受先天的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等多因素制约,目前经济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另外,当地的治安环境也影响了其社会安定与经济增长。

由于地区各自发债城市数量与总城市数量的差别有所不同,会造成数量相差较大的地区平均GDP被高估。因此我们收集了相关数据并做出比较说明。

 

2015年发债城市数量和总城市数量最接近的是华中、东北和华东地区,相差最大的是西南、西北和华北地区。根据经济实力太差的城市没有能力发债的特点,经济较差的西南、西北和华北地区中已经发债的城市是地区中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相应的GDP也比较高。而经济发展落后且没有发债的城市并没有纳入统计,会导致图5的平均GDP高于实际水平。经济实力较好的华中、东北和华东地区的发债城市数量与总城市数量比较接近,可以近似的认为图5中得到的平均GDP数字即为真实数据。

2015年GDP前30名中,最高的市级政府依次为广州、深圳、苏州、武汉、成都、杭州。这六个城市的GDP均超过了万亿元,其中广州市2015年GDP最高,达到了18100亿元,深圳市、苏州市紧随其后,分别达到了17503亿元、14500亿元。武汉、成都、杭州2015年GDP都在11000亿元以下,分别为10906亿元,10801亿元,10054亿元。GDP排名前30名的城市中,GDP最低的是潍坊,为5171亿元,30个城市平均GDP为8101亿元。

2015年GDP后30名中,最低的市级政府依次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嘉峪关、七台河、阿勒泰地区、伊春、吐鲁番地区。GDP排名后30名的城市中,克孜勒苏柯尔克孜2015年的GDP最低,只有102亿元,其余的五个城市则分别为190亿元、213亿元、232亿元、248亿元、250亿元。30个城市中,GDP最高的是临沧市,为502亿元,平均GDP为361亿元,仅为前30名的4.5%。

 

七大地理区划财政实力比较

我们主要以地方政府2015年一般预算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衡量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财政收入之于政府,就如同收入或现金流之于公司,是政府各项支出以及偿债资金的直接来源。一般预算收入是衡量地方政府财政实力的核心指标,相较于基金预算收入和上级转移支付收入,更为内在和稳定。各地区的2015年财政收入状况均来自当地财政厅关于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本报告共有60个数据缺失无法使用,包括57个市级政府的税收数据,2个市级政府的一般预算收入数据和1个市级政府的一般预算支出数据,缺失数据采用同比增速不变假设估计。

2015年七大地区预算收入的排名是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南、东北和西北,与2015年七大地区GDP的排名较为一致。华东与华南的平均预算收入超过了200亿元,分别为317亿元和283亿元。华中、华北的平均预算收入超过了150亿元,分别为166亿元和165亿元。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平均预算收入则迈过了百亿元大关,为124亿元和109亿元。西北地区的平均预算收入最低,为87亿元。所有城市中预算收入最高的依次为深圳、苏州、广州、武汉和杭州等副省级或准副省级城市。收入最低的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伊春、嘉峪关、鹤岗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东北或西北城市。

2015年预算收入前30名中,最高的市级政府依次为深圳、苏州、广州、武汉、杭州、成都。这六个城市的GDP均超过了1100亿元,其中深圳市实现的2015年一般预算收入最高,达到了2727亿元,苏州市、广州市紧随其后,分别达到了1561亿元、1349亿元。武汉、杭州、成都2015年一般预算收入都在1300亿元以下,分别为1246亿元,1234亿元,1154亿元。预算收入排名前30名的城市中,一般预算收入最低的是哈尔滨市,只有408亿元,30个城市的平均预算收入为817亿元。

2015年预算收入后30名中,最低的市级政府依次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伊春、嘉峪关、鹤岗、博尔塔拉蒙古、七台河。六个城市的一般预算收入都没有超过20亿元。其中最低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2015年一般预算收入为11亿元,其余依次为14亿元、15亿元、16亿元、17亿元、17亿元。30个城市的平均预算收入为25亿元,仅为前30名的3.1%。

 

七大地理区划收入稳定性比较

收入稳定性是指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例。收入稳定性指一般预算收入的稳定性,由于税收收入一般较为稳定,故采用一般预算收入中的税收占比的四年均值,来衡量地方政府预算收入的稳定性。各地区2015年一般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数据均来自当地财政厅关于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本报告共有60个数据缺失无法使用,包括57个市级政府的税收数据,2个市级政府的一般预算收入数据和1个市级政府一般预算支出数据,缺失数据采用同比增速不变假设估计。

七大地区的四年平均收入稳定性集中在60%至80%之间,其中华东地区收入稳定性最高。2012-2015年平均收入稳定性最高的地区依次是华东、华北、西北、西南、东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华东地区平均收入稳定性最高,为78%。由于税收数据相对稳定,持续性较强,较高的收入稳定性指标意味着一般预算收入的稳定性较高。四年平均收入稳定性最低的是华中地区,为66.82%。达到70%的收入稳定性的城市有172个,其中嘉兴市的收入稳定性最高,为95%。最低的是四平市,仅有29%。

四年平均收入稳定性前30名的城市中,最好的为嘉兴、湖州、台州、昆明、宁波、莆田;平均收入稳定性后30名的城市中,最差的为四平、白山、阿拉善盟、辽源、乌海、衡阳。嘉兴的收入稳定性为95%,其余依次为92%、91%、90%、90%、90%。四平的收入稳定性为29%,其余依次为38%、40%、42%、43%、44%。前30名的城市平均收入稳定性是87%,后30名的城市平均收入稳定性是51%。

 

七大地理区划收入平衡性比较

收入平衡性是一般预算收入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由于地方政府预算内赤字为常态,故采用一般预算收入/支出的四年均值,来衡量预算平衡性。该指标越接近1,意味着一般预算收支越平衡,各地区2015年一般预算收入和一般预算支出数据均来自当地财政厅关于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本报告共有60个数据缺失无法使用,包括57个市级政府的税收数据,2个市级政府的一般预算收入数据和1个市级政府一般预算支出数据,缺失数据采用同比增速不变假设估计。

近四年平均收入平衡性最高的地区依次为华东、华南、华北、东北、华中、西北和西南地区。七大地区的收入平衡性集中在35%至65%之间,华东地区的收入平衡性最高,达到65%,另外几个地区的数据依次为50%、47%、42%、41%、37%和35%。排名第一的华东地区与第二的华南地区相差了15%。284个市级政府中,苏州的收入平衡性最高,达到了108%,苏州、杭州、无锡和常州市的收入平衡性都达到了100%以上,实现了盈余或收支相抵。除此以外,共有17个城市的收入平衡性达到了85%以上,52个城市的收入平衡性在70%以上,收支比较平衡。收入平衡性最低的是西北地区的海东市,只有10%,共有66个城市的收入平衡性低于30%。

四年平均收入平衡性前30名的城市中,最好的为苏州、杭州、无锡、常州、南京、厦门;平均收入平衡性后30名的城市中,最差的为海东、雅安、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兴安盟、河池、伊春。苏州的收入平衡性为108%,其余依次为107%、101%、100%、98%、96%。海东的收入平衡性为10%,其余依次为11%、11%、12%、13%、13%。前30名的城市平均收入平衡性是88%,后30名的城市平均收入平衡性是17%。

动态质量的衡量标准主要以GDP、财政收入增速为代表。这里选取的是地方政府一般预算收入和GDP的2012-2015年平均增长率,指标越大,显示增长情况越好。各地区的2015年一般预算收入和GDP的数据分别来自当地财政厅关于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和统计年鉴。此处,我们将2015年增速和此前4年平均增速进行对比来研究各地区动态指标的变动。

近四年平均GDP增长最快的地区依次为西南、华中、华东、西北、华南、华北和东北地区。各地区2012至2015年GDP平均增长率的均值为8.77%,其中西南地区的平均增长率为13%,远高于其地区。284个市级政府中平均增长率最高的是安顺市,达到了21.66%。有7个城市的平均GDP增长率达到了20%以上,分别为安顺、铜仁、黔西南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黔东南州、贵阳和哈密地区,多为GDP基数不大的西北西南地区城市。另有114个城市达到了平均增速10%以上。近四年平均GDP负增长最多的是七台河、大庆、嘉峪关,负增长的城市共有12个。

2015年平均GDP增长最快的地区依次为西南、华中、华东、华南、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各地区2015年GDP增长率的均值为4.6%,其中西南地区的平均增长率为9.51%排名第一,远高于其他地区。284个市级政府中2015年增长率最高的是安顺市,为20.26%,最低的是阿拉善盟,为-29.26%。总体来看,近几年受全球宏观环境和我国经济转型政策等影响,各地区GDP增长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东北地区2015年GDP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对比2015年和近四年GDP增长率,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下滑最为明显,而华中地区、华东等经济较发达,产业稳健地区的GDP下滑则相对温和。

四年GDP增速前30名的城市中,最快是安顺、铜仁、黔西南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黔东南州、贵阳。四年GDP增速后30名的城市中,最慢的是七台河、大庆、嘉峪关、克拉玛依、阿拉善盟、鹤岗。前30名的城市近四年GDP平均增长率是16.34%;后30名的城市近四年GDP平均增长率是0.18%。

2015年GDP增速前30名的城市中,最快是安顺、黔西南州、铜仁、德宏、驻马店、贵阳。2015年GDP增速后30名的城市中,最慢的是阿拉善盟、大庆、嘉峪关、海西州、克拉玛依、铁岭。前30名的城市2015年GDP平均增长率是13.14%;后30名的城市2015年GDP平均增长率是-10.22%。

我们用2015年GDP增速减去前四年平均增速作为GDP增速变化幅度指标。与前四年GDP平均增速相比,2015年大多增速放缓,源于2015年整体经济下滑,许多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在GDP增速正向变化前30名的城市中,最大的分别是驻马店、平顶山、鹤岗、七台河、南阳、德宏州。在GDP增速负向变化后30名的城市中,最慢的是阿拉善盟、大庆、海西州、嘉峪关、克拉玛依、庆阳。

近4年一般预算收入增长最快的地区依次为华中、西南、华南、西北、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各地区近四年一般预算收入的平均增长为13.52%,增长最快的是华中地区,达到17.54%。其中增速最高的是属于华中地区的襄阳市,为36.68%。大部分地区的收入增长率在10%以上,但东北地区由于2015年-17.63%的收入增速导致其近四年的平均增速降至了2.21%。而近四年平均收入增速为负的城市有18个,除华中地区的潜江市外,其余城市均来自东北地区。根据东北地区城市的预算报告,其降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根据中央巡视组和省委要求,按照“三严三实”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做实了财政收入;其次是受经济下行因素影响,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回落,重点国家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下滑,加上结构性减税、普遍性降费等政策性因素也相应减少了财政收入,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了相关收入和税费的锐减。

 

2015年一般预算收入增长最快的地区依次为华中、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各地区2015年一般预算收入的平均增长为5.07%,增长最快的是华中地区,达到10.99%。其中增速最高的是属于华中地区的襄阳市,为36.06%,其后依次为深圳、海东、宜昌、遂宁和广安市,数据分别为30.96%、25.72%、24.89%、24.31%、23.1%。增速高于20%的城市有13个,高于10%的有124个。因此大部分地区2015年的收入增速都在4%至11%之间,但收入增速最低的有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尤其东北地区2015年收入增速为-17.63%。284个市级政府中2015年收入增速最低的是东北地区的本溪市,为-58.56%,与其2014年0%的增速相比差距巨大,根据预算报告,主要原因有钢铁市场产能过剩加上铁粉价格持续低迷,导致制造业税收下降,其次房地产不景气导致与经济直接相关的五项主体税收大幅减收,三是宏观经济大环境影响国有资产收益与资产交易规模,四是减税降费政策和做实财政收入要求影响了收入数字。

四年预算收入增速前30名的城市中,最快是襄阳、滁州、巴中、宜昌、海东、商丘。四年预算收入增速后30名的城市中,增长最慢的是铁岭、本溪、鞍山、鹤岗、辽宁、双鸭山。前30名的城市近四年预算收入平均增长率是26.20%;后30名的城市近四年预算收入平均增长率是-1.84%。前30名中只有1个城市的2015年收入增速为负,为博尔塔拉蒙古。后30名中只有6个城市的2015年预算收入是正增长,大多数负增长的城市都来自东北地区。

2015年预算收入增速前30名的城市中,最快是襄阳、深圳、海东、宜昌、遂宁、广安。2015年预算收入增速后30名的城市中,最慢的是本溪、阜新、丹东、鞍山、朝阳、铁岭。前30名的城市2015年预算收入平均增长率是20%;后30名的城市2015年预算收入平均增长率是-29%。

我们用2015年预算收入平均增速减去前四年平均增速作为预算收入变化幅度指标。与前四年预算收入平均增速相比,2015年大多增速放缓,源于2015年整体经济下滑,同样,许多地区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在预算收入正向变化前30名的城市中,最大的分别是深圳、兴安盟、杭州、双鸭山、丽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湘西州。在预算收入负向变化后30名的城市中,最慢的是本溪、阜新、辽源、锦州、丹东、朝阳。

 

七大地理区划波动性指标比较

除以上核心指标外,我们还选取了一些辅助指标,主要是波动性指标。波动性指标是指2012-2015 四年的一般预算收入、GDP 的增长率的标准差以及收入平衡、收入稳定的标准差,该指标越小,显示地方政府经济、财政指标的时间序列越稳定。各波动性指标计算主要根据前文中用到的各衡量指标。

我们将近四年GDP增速的标准差作为经济波动性的衡量指标,2012-15年GDP波动率最低的地区为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GDP波动率衡量地区经济状况的稳定性,波动率越低,表示该地区经济越稳定。近4年经济波动率最低的地区为华东地区,波动率为2.64%,大多数地区的经济波动率稳定在4%左右,经济波动率最高的两个地区为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排名都比较靠后的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评分前30名中波动率最小的是烟台市,最大的是西安市,平均2.98%。后30名中波动率最小的是来宾市,最大的是阿拉善盟,平均9.26%。

四年平均GDP波动率前30名的城市中,最低的为烟台、温州、南昌、湖州、盐城、南平,四年平均GDP波动率后30名的城市中,最高的为阿拉善盟、嘉峪关、海西州、双鸭山、大庆、铁岭。烟台的GDP波动率为0.59%,其余多数在1%到2%之间。波动率最大的是池州,为1.76%。后30名中,阿拉善盟的波动率为18.96%,有25个城市的波动率大于10%。前30名的城市近四年GDP波动率是1.49%,后30名的城市近四年GDP波动率是12.42%。

我们将近几年一般预算收入增速的标准差作为收入波动性的衡量指标,2012-15年收入波动率最低的地区依次为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华北、东北。华东的收入增速标准差最低,只有6.85%,说明其收入波动性较小,比较稳定,华南和华中的收入增速波动性也相对较低。西北、西南、华北的收入波动性高于其他省份和直辖市,达到了11%左右。东北地区收入波动性最大,为19.78%,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2015年一般预算收入大幅下降17.86%,其原因在前文中已有描述,2015年预算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了波动率指标的大幅升高。评分前30名中波动率最小的是无锡市,最大的是沈阳市,平均4.92%。后30名中波动率最小的是潜江市,最大的是辽源市,平均21.39%。

四年平均收入波动率前30名的城市中,最低的为无锡、常州、合肥、成都、苏州、宣城,四年平均收入波动率后30名的城市中,最高的为博尔塔拉蒙古、辽源、本溪、朝阳、阜新、丹东。无锡的收入波动率为0.54%,其余多数在1%到3%之间。波动率最大的是绍兴市,为2.55%。后30名中,博尔塔拉蒙古的波动率为37.63%,有6个城市的波动率大于30%。前30名的城市近四年收入波动率是1.81%,后30名的城市近四年收入波动率是26.57%。

我们将近几年收入稳定性的标准差作为稳定性波动的衡量指标, 2012-15年稳定性波动最低的地区是华中、华南、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和华东。稳定性波动指标越低,说明收入稳定性在各年份中变化越小,近4年稳定性波动指标最小的是华中地区,为2.76%,华南地区的稳定性波动指标也相对较低,为3.07%。华北和东北地区的稳定性波动较高,说明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在各年份变动较大。所有城市中,稳定性波动率最小的是连云港市,仅0.06%。波动率小于1%的城市有25个。评分前30名中波动最小的是苏州市,最大的是长春市,平均3.34%。后30名中波动最小的是庆阳市,最大的是白山市,平均5.20%。

四年平均稳定性波动率前30名的城市中,最低的为连云港、天门、湛江、梅州、湘潭、周口,四年平均稳定性波动率后30名的城市中,最高的为滁州、宜宾、白山、临沧、常州、三明。连云港的平均稳定性波动率为0.06%,其余多数在0.3%到1%之间,波动率最大的是钦州市,为1.11%。后30名中,滁州的波动率为17.01%,有12个城市的波动率大于10%。前30名的城市近四年平均稳定性波动率是0.72%,后30名的城市近四年平均稳定性波动率是10.40%,相差较大。

我们将近几年收入平衡性的标准差作为平衡性波动的衡量指标,2012-15年平衡性波动最低的地区是西北、西南、华中、华东、华北、华南和东北。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平衡性波动指标在3%以下,华中和华东地区在4%以下,华北和华南地区在5%以下,东北地区则达到了7.15%。所有城市中平衡性波动最小的城市是湘西州,仅0.26%,其次为益阳市,兴安盟和安康市,均在0.5%以下。平衡性波动小于1%的城市共有25个。评分前30名中波动最小的是长沙市,最大的是南通市,平均4.24%。后30名中波动最小是河池市,最大的是辽阳市,平均6.86%。

四年平均平衡性波动率前30名的城市中,最低的为湘西州、益阳、兴安盟、安康、永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四年平均平衡性波动率后30名的城市中,最高的为本溪、南通、滁州、辽阳、鞍山、丹东。湘西州的近四年平均平衡性波动率为0.26%,其余多数在0.3%到1%之间。波动率最大的是运城市,为1.13%。后30名中,本溪的波动率为23.68%,有2个城市的波动率大于20%。前30名的城市近四年平均平衡性波动率是0.81%,后30名的城市近四年平均平衡性波动率是11.32%。

附表:相关数据公开

 

以上内容为国泰君安证券团队出品,转载自寒飞论债(微信公众号hanfaye-xu)。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森浦头条】

提供实时市场资讯、债市信息、实用QB&QM教程等干货。你关注的头条,森浦懂。

想要爆料上手机QB头条?有特别想要的干货信息或话题?欢迎QM上联系头条君的小助手  张丽娜-森浦资讯

邮箱投稿:lina.zhang@sumscope.com   QQ合作:391304673

手机版QB V3.4新增基础利率功能,囊括森浦重点日报、债券日历、优质资讯,每天实时更新,还可一键转发优质内容到微信&朋友圈,助你无间隙驰骋市场~~

QM群组如下,欢迎申请加入勾搭,这里不止有交易哦!

10001    线上资金一波流         (报价最大群)

10268    银行间海归群           (海龟精英群)

10392    银行间隔夜群           (隔夜报价群)

10393    银行间7D-1Y群         (7天以上报价群)

10396    银行间7天内资金群     (7天报价群)

10429    银行间吃货群           (吃货集中营)

10946    固收专家交流群         (固定收益与QB建议反馈群)

10966    We are 伐木累          (轻松闲聊群)

10692    钱钱券券群             (资金、债券群)

10750    银行间现券万人交易大群 (现券交易群)

10851    线下同业一波流         (线下同业交易群)

11015    银行间逗比集散地       (轻松闲聊群)

11019    银河间债券交易群       (债券交易群)

11072    债券交易交流群         (债券交易交流群)